這兩天,路尚集團在南京公司進行青年創業推動計劃的會議,組織這個計劃兩年來,路尚集團發現,創業團隊的痛處,其實每年都差不多,通常是人的問題。
果不其然,每個走進會議室的青年創業團隊,開口向我們咨詢的都是:請不到人、留不住人、為什么我的團隊伙伴會誤解我??。
每張苦惱、挫折、哀傷的臉蛋,對路尚集團來說,都不是什么新鮮事,今年是這樣,去年也是這樣;這個加速器是這樣,另一個孵化器也還是這樣;創業的路上,創業者一面受傷,一面認清人性,這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成長之痛。
如果你也很痛,希望下面這幾個小提醒,能讓你知道你不孤單。
1.不要期待員工理解你的付出
你是老板,你是負責人,員工是領薪水的人,賺錢的責任不在他們身上,而是靠你。
不管公司剛創立時,員工和創業伙伴有多熱血,或是多真心互挺,請一定要記得,發薪水的人就是資方,領薪水的人就是勞方;勞資對立,是千古以來難解的結,尤其當公司成長,或是工作量大到讓人心累,資方和勞方心里的矛盾,就會開始滋長。
員工抱怨工作累,這陣子每天只睡3小時,但老板其實只睡1小時;員工抱怨老板不做事,都在外面浪,但老板其實是在跑資源與拉生意;可是老板做了什么又怎樣呢?這些其實都不會有人知道,你講給員工聽,人家也未必要信。
做老板是很孤獨的一件事情。
大家以為老板賺的比領薪水的人多,但經濟下行時,凌晨還在應酬或是到處申請貸款,才是老板真正的宿命,麻煩的是,還沒人會同情你,因為你是老板,誰叫你要創業。
即使是你曾經意氣相投的好伙伴,也可能在創業過程中,漸行漸遠,你本來就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尤其在公司里,大家各有立場。例如,創始人想讓公司成長更快,但搞不好員工拼命兩年之后,比較希望準時回家吃晚飯,讓小孩能天天看到父母。
沒有對錯,只是想要的生活與愿意付出的代價不同,所以,不要期待員工理解你的付出,盡可能讓公司好好活下去,提供好的勞動條件與發展前景,吸引有能力的人才加入吧。
不要讓情緒卡在哪個元老級員工身上了,翻篇吧!讓自己的公司變得厲害吧!
不管誰離開了你,都不要浪費眼淚,繼續向前,如果你做得夠好,前頭會有好人才,往你的方向靠攏過來的。
2.不要對任何人講出情緒化的語句
你的情緒是你的事,不要把沮喪或憤怒潑在伙伴身上,除非你不在意對方的去留。
沒人欠你,大家跟你一起創業,一起投入還不知道能不能活的公司,他們賭的是未來,期待的是發展,你壓力大,你不好過,其實他們也是。
你應酬到心累,他們也可能被家人問要不要去找穩定一點的工作問到疲憊,你說員工不懂你的付出和辛苦,你何嘗又懂得員工心底的掙扎呢?
作為一個成熟的領導者,自己好好消化情緒,是必要的表現,不要動不動就把情緒表現出來,期待別人理解你,這樣事情可能反而更糟,員工可能覺得自己被情緒勒索,可能覺得這家公司前景堪慮,不如趕緊閃人。
你很孤獨,壓力很大,但沒有人有責任或義務要承擔你的情緒,你的配偶或男女朋友也沒有,沒人有義務要體貼你、遷就你。
你動不動就暴怒挖苦,誰受得了?人的心都是肉做的,都想被好好對待啊,但不是叫你壓抑情緒給壓成病,而是要積極找到能安撫自己,抒發情緒的方法,不要讓自己悶到臨界點,然后像個炸彈一樣爆掉。
公司能不能賺錢,很可能是一場持久戰,市場很重要,客戶很重要,但能不能讓員工穩定的待下去,讓你不會因為員工頻繁離職,浪費時間訓練新人更重要。
記得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再怎么沮喪,不要在公司對著同事爆發,不管你覺得他應該有多懂你,出去抽根煙,發呆一個下午,都挺好,請備妥接住自己情緒的方法。
3.放棄找全職人才的期待
這兩年,很多企業找人都比較困難,小公司更難,尤其是前途未明,理想飽滿現實骨感的各種初創公司。
這幾年經歷了這么多事情,大家對于上班的認知已經模糊,我們老一代的人,覺得大學畢業之后,就是要找一份全職工作,累積資歷,逐步晉升,但新一代的求職者,對于找一個把自己時間全部吃掉的工作,往往很排拒。
新一代人還不確定自己要什么,但很確定自己不想被綁死,不想賣時間,于是“非典型就業”的例子越來越普遍,一面做自媒體或短視頻,一面跑外賣撐著生計;學設計的或有一技之長的人,上幾年班之后,轉當SOHO族,接私活維持生計,求的未必是大富大貴,而是更有彈性的生活方式,反正,再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大富大貴,那為什么,不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呢?
不能財富自由,至少能活得自由,比在公司里忍耐著,做自己不認同的事情,更自由。20年前,努力工作節儉生活,就可以存錢買房子成家,20年后的今天呢?這不是我們獨有的問題,這是世界普遍的現象,就業的形態也因此改變,大家對于上班賺錢的動機,是越來越低了。
這是現象,無關對錯,做老板的,要看清楚現象,再擬出對策,在這之中,沒有個人喜惡,只有解決問題的冷靜。
新時代來臨,該用新方法解決問題了,路尚集團常說,現在創業的年輕一代很辛苦,因為過去的經驗與策略,很難復制到此刻的產業環境里,我們只能帶著跑,邊往前,邊調整策略。
如果你在創業的時候,覺得孤單,不要悶著頭自己難過,走出來,參加一些社群活動,認識與你一樣,正在為事業拼搏的人,分享你的感受、聆聽他人的歷程,你會知道你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