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佩克+減產引發油價飆升,但這一限制因素仍未解除,油價是否具備連續上漲動力,83美元能突破嗎?
上周日(4月2日)歐佩克+多國意外宣布自5月起減產共計166萬桶/日,作為2022年10月歐佩克+減產200萬桶/日的補充。在該消息推動下,周一(4月3日)WTI原油高開高走,盤中一度大漲近8%至日內高位81.5美元,收漲6.27%,暫時維持于80美元上方整固。
毫無疑問,歐佩克+的減產舉措引發市場大量討論,同時亦引起美國不滿。美國當下正處于高通脹下央行收緊流動性、信貸需求下降,金融市場面臨沖擊之際。不過,從白宮的表態來看明顯相較于去年沙特領導歐佩克宣布減產200萬桶/日的態度有所軟化。
美國白宮表示,已提前獲悉了歐佩克+的減產計劃,但完全不知道作出減產決定的原因。鑒于市場的不確定性,認為歐佩克減產的決定是不被建議的。白宮稱與沙特阿拉伯并不在所有問題上都看法一致,但強調與沙特阿拉伯仍然是戰略伙伴。
美國財長耶倫表示,歐佩克+減產是“非常沒有建設性的行為”,顯然對全球經濟增長不利。美國總統拜登則表示,情況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糟糕。
歐佩克+減產對全球油價的影響究竟有多大或許還需要一段時間觀察。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自去年10月以來因能源價格下跌令市場看到通脹下降、美聯儲結束升息的希望。若能源價格再度出現大漲,可能會推高通脹,并可能導致利率上升和經濟衰退。
歐佩克+實際減產配額是多少?
筆者認為,投資者若要正確衡量歐佩克+此次減產的影響,無疑需要了解歐佩克+的減產比例。鑒于IEA此前預計2023年全球石油供應將達1.016億桶/日,因此歐佩克+此次減產幅度大致相當于其當前產量的5.6%,約占全球石油產量的1.5%。而加上此前200萬桶/日減產,則歐佩克+減產規模約達全球石油產量的3.5%。
需留意的是,歐佩克+實際減產幅度受到疫情后石油投資減少而下降。摩根大通認為,歐佩克削減的110萬桶/日的生產配額相當于實際產量下降約80萬桶/日。而此前200萬桶/日則相當于110萬桶/日份額,因此實際減產幅度或仍未超過300萬桶/日。這或為WTI原油在歐佩克+減產后迅速突破過去三個月區間高位83.0美元的主要原因。
歐佩克+減產對市場的影響?
由于美國銀行業危機尚未完全消退,美國達拉斯聯儲發布報告稱,其轄區內的銀行貸款需求水平已降至2020年春季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的最弱水平,這可能是在連續加息和銀行業動蕩后信貸緊縮的一個信號。
因此,歐佩克+減產對市場正如耶倫所言更多是負面的。黃金在歐佩克+減產后自低位1950美元大幅反彈40美元至1990美元水平,凸顯市場避險情緒仍揮之不去。
無獨有偶,周一(4月3日)公布的美國ISM公布的調查顯示,3月份制造業PMI錄得46.3,不及預期值47.5和前值47.7。該指標不但連續5個月處于榮枯線之下,并創下了2020年疫情大爆發以來最低水平。
3月財新中國制造業PMI錄得50.0,較2月下降1.6個百分點,落在榮枯線上,顯示制造業經濟活動總體與上月持平,回暖勢頭放緩。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歐佩克+此次減產更多屬于預防性質,提前減產向市場釋放出維穩油價的決心,但未來油價能否出現連續上漲則仍需觀察美國戰略石油庫存(SPR)何時回補及全球經濟前景的變化。
WTI原油技術分析:沖擊83美元阻力,警惕重回區間整理可能
日線圖顯示,WTI原油維持于80美元上方整固,但上方面臨83.0美元阻力壓制,短期內油價有望對該水平反復沖擊。若有效突破,則有望打開上行空間,并沖擊90美元甚至100美元關口。
但需警惕的是,目前油價回到自去年10月以來的整理區間,投資者需警惕在突破失敗后油價延續區間整理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