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上市銀行信用卡業務“單科成績”隨著今年中期業績的披露而陸續浮出水面。根據中報數據,上半年,多家銀行信用卡發卡量增速有所放緩,信用卡不良率有所攀升。這是否意味著,信用卡業務的“春天”已經過去?
“發卡量和不良率數據的變化是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但這并不能說明信用卡業務發展前景不再。信用卡業務的確已經進入存量時代,這就需要銀行機構轉變意識、變換‘打法’?!辟Y深信用卡研究人士董崢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目前的數據已經能夠說明,依靠“拉新”拼信用卡業務規模的競爭模式正在失去優勢,而差異化、個性化經營則是信用卡存量時代競爭取勝的關鍵。
發卡量增速放緩
發卡量是衡量信用卡業務的重要指標之一。截至2022年6月末,銀行信用卡發卡量整體雖較上年末有所增長,但增速卻有所放緩。受訪專家對此分析認為,上半年,銀行信用卡發卡量增速放緩是多重因素綜合影響而成。一是信用卡發卡量基數已經較高,人均持卡數量到頂后增速乏力;二是受到行業監管收緊和整體經濟環境的影響。
今年7月7日,銀保監會、人民銀行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的通知》,要求連續18個月以上無客戶主動交易且當前透支余額、溢繳款為零的長期睡眠信用卡數量占本機構總發卡數量的比例在任何時點均不得超過20%。據了解,目前,光大銀行已經發布了關于停用長期睡眠信用卡的公告,鄭州銀行、江蘇銀行則在近期對信用卡客戶持卡數量上限進行了設置與調整。
部分銀行信用卡業務不良率有所上升
中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部分銀行信用卡業務不良率出現抬升。國有大行中,工行、建行、農行、交行、郵儲銀行信用卡不良率分別為2.24%、1.44%、1.24%、2.66%和1.82%,較上年末都呈現不同程度的上升?!?021年信用卡貸款逾期認定時點前置,即由下一個賬單日提前到本次賬單的還款截止日,以及不良認定標準由逾期90天調整為60天,即逾期60天以上的信用卡貸款全面認定為不良,都對不良率產生影響?!倍瓖槍Υ朔治稣J為,認定規則的改變疊加疫情的影響,導致部分上市銀行信用卡不良率有所上升。
“信用卡貸款風險整體可控?!闭行行虚L王良在該行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兩年前,招行就在信用卡業務方面優化客戶結構,夯實客群基礎。到目前為止,招行信用卡交易額在市場上是領先的,信用卡的資產質量也是比較優良的。下半年,在繼續堅持平穩、低波動策略的基礎上,信用卡資產增長有望有比較好的表現。
場景化經營成趨勢
不難發現,隨著信用卡業務競爭的日趨激烈,場景化經營正在逐步成為行業趨勢。例如,平安銀行開始深耕汽車生態圈;興業銀行開始深耕綠色低碳領域;招商銀行則致力于拓展外部生態伙伴。不同銀行在服務場景上出現的分化恰恰說明,差異化經營是信用卡存量時代競爭取勝至關重要的一步。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目前,銀行信用卡業務面臨的困局主要包括:市場進入飽和階段,推廣難度增加;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市場吸引力;信用卡風險加劇,經營壓力提升;經營理念束縛,形成固化意識等方面。不過,信用卡業務依然是未來銀行零售金融業務的重點之一。專家表示,隨著消費金融業務從高速發展階段過渡到成熟階段,銀行信用卡業務也從“倚重開卡量”過渡到“依靠使用率”的階段。未來,銀行通過科技的注入,提升信用卡產品體驗,提升多場景中的差異化和個性化服務能力是競爭取勝的關鍵。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