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銀行會成為什么樣?埃森哲近期發布的《開放銀行迎來繽紛新世界》報告顯示,如何更貼近客戶需求場景已成為銀行未來生存發展關鍵;開放銀行正推動著銀行進一步打造面向未來的業務模式,建立與客戶的高度相關性,轉型成為新一代的“活力銀行”。
根據埃森哲的調查,65%的受訪銀行家將開放銀行視為機遇,而非威脅。幾乎所有的受訪者計劃在2020年前大力投資開放銀行項目。在中國,各家銀行也在積極布局開放銀行,但與新興的數字銀行相比,步伐較為遲緩。
“雖然目前全球仍尚未形成一個成熟、明晰的開放銀行商業模式,均處于起步探索階段,但總體而言,傳統銀行的步伐較為遲緩,新興的數字銀行走在前列?!卑I艽笾腥A區金融服務事業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報告舉例稱,德國的新晉銀行SolarisBank本身并不經營傳統銀行的業務,而是定位成一家平臺企業,專注于提供純粹的開放API服務,服務商業生態圈內有金融服務需求的公司;中國的百信銀行主要金融能力均已實現對外輸出,開放業務支撐了全行70%以上的業務?!岸鴤鹘y銀行顯得有些拖沓?!眻蟾嬲J為,其主要存在的問題仍在于舊有業務慣性和思維方式,沒有真正做到以客戶為中心,再加上出于成本考慮等原因。
調查還顯示,眾多行業高管和評論人士認為,開放銀行發展是大勢所趨,會加速發展。然而,關于開放銀行對現有銀行的影響以及如何將這種趨勢轉化為自身優勢,各方分歧較大。報告根據經濟規律和其他行業經驗,做出了一些預測:
未來,企業能否取得成功主要取決于自身行動。然而,由于新價值增長點的涌現速度快于原有價值來源的消失速度,銀行業的總體經濟價值有望大幅增長。銀行要想制勝未來,必須擁抱開放銀行趨勢,變革業務模式,與第三方共享,并承認銀行享有經濟特權的“圍墻花園”時代已成為過去式。積極擁抱“外拓”和“引進”機遇的銀行將獲得先發優勢,現有銀行和新晉銀行都不例外?,F有銀行必須采取果斷行動,確保在新價值領域占據一席之地。而專注于攫取當前業務特權的現有銀行將面臨特權日益萎縮的困境。